南能北秀悟道偈 是树无树皆禅悦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是印度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与老庄思想、魏晋玄学联姻而孕育的一枚无花果。它在华夏大地独树一“枝”而开出两叶:一是以神秀为祖的北宗禅。神秀悟入佛法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它完整地、高度地浓缩了印度佛教“戒——定——慧”三阶段清修方式,以“渐悟”为特点,选择山林寺庙,结跏趺坐,面壁数年,才能进入“万般已忘机”的境界,渐悟入道。它基本保留了印度教的精义和执着坚毅的参悟韧性。一是惠能为祖的南宗禅。惠能悟出佛法的偈语是: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它完全抛弃了印度佛教的“戒”和“定”,而以“顿悟”为特点,无需选择场所、打坐入定,只要做到内心空寂、直指本心,就能顿悟入道。由于它的方法比较灵活简便,很快为文人士大夫接受,禅悦之风便在这一阶层盛行。诗人与禅师接席,目接机境,耳闻传语,于是诗禅联袂蔚为风气。正如元好问《答俊书记学诗》所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南宗禅的参悟方式。我的看法也如作者所言:买山归隐,削发为僧,只是形式上的出家;一个人只要六根清净,内心空寂,“心光如满月”般“自性”澄明,身居世俗也能顿悟成佛,获得禅悦,而且无拘无碍,远比出家为僧、肉身具戒、身披衲衣、被种种清规戒律约束来得方便清闲。
参禅悟道,需要人生的大智慧。禅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一直很欣赏这四句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意思是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遮蔽了光明的本性。直到有一天,读到以下四句偈语,一颗心才突然感悟,原来烦恼都是自己寻找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无一物,怎会染上尘埃?这之后,人生所有的难题便都迎刃而解。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恬淡安静。那禅精要义,就如奔流的溪水,温暖地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的心灵原野郁郁葱葱。
一头倒霉的驴是这样改变命运的
有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认为救它上来不划算,走了。只留下它孤零零的自己。每天,还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驴很生气:自己真倒霉,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他了,就连死也不让他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那么多垃圾扔在他旁边。
可是有一天,它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它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点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些残羹来维持自己的体能。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不要抱怨你的不如意,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上去的,还是踩在垃圾上上去的。而事实上,踩在垃圾上上去的人更值得尊重。年轻,没有失败!看驴生豪迈,不过从头再来······人生不过如此,又有什么值得你去伤悲的事,你就当它是踩在脚下的垃圾好了,让它成为你人生成功的垫脚石。如果这个故事能够感动你的话,请你转走吧,让你身边郁闷的朋友看看吧!(蓓蓓/111103)
阎版政治没那么复杂
当年, 阎锡山问幕僚赵承绶:“啥叫政治?”赵滔滔不绝,引经据典。阎急:“没那么复杂!政治嘛,就是让对手下来,咱上去!”阎又问赵:“麽叫宣传?”赵接着洋洋洒洒,唾沫横飞。阎更不屑:“没那么复杂!宣传嘛,就是让大伙儿都认为咱好,别人不好!”
中国人的四大智慧
大道至简。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单,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纯幼稚,而是最高级别的智慧,是成熟睿智的表现。完美的常常是简单的。简单就是真理,简单就是聪明,简单是厚积薄发的力量。学会了简单,其实真不简单。
做事情复杂繁琐往往是因为智慧没有到位。再大的事情,“一分为二”就很简单了,再难的事情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就能做成。因此,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去做,重复做的事情要用心去做,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大智若愚。
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指的是耍小聪明。学习郑板桥“难得糊涂”,这才是大智慧。“愚”是表面糊涂,心里明白,小事糊涂,大事精明。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大智者遇事心态平和,沉着冷静,胸有丘壑,无为而治,韬光养晦,胸藏百万雄兵,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行事中深谙变化之道,而非处处锋芒毕露,逞一时一己之强;时时斤斤计较,谋蝇头小利之得。
三国时杨修聪明过人,可惜用错了时间、地点、对象,终落得可悲下场,反误了卿卿性命。智者与人沟通注重倾听,尊重他人,有礼有节。多听少说,既有涵养,又没人当你是哑巴。话不投机,逞一时之痛快,滋生祸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知己知彼,方能克敌致胜。聪明过分,人人害怕;精明过度,便是愚蠢。把握人生尺度,恪守“中庸之道”,小心物极必反。
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永不干涸。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鸡肠小肚永远难容事容人;坐井观天,永远是孤陋寡闻。空杯能容至真至纯之美酒,白纸能画最美最好的图画。量小非君子,妒忌生祸心。原谅有过错之人,就可成为朋友;心中常想着朋友,便可成为手足、知己。做人大度,方能大气;胸怀博大,可容世界。
上善若水。
此乃做人的至高境界。“水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水是勤劳的,大自然的水总是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换,反复循环,无穷无尽。水对人公平,从不偷懒;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做人也应象水一样,与人为善,抛弃恶行,多行善事,不图功利,长久坚持。正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远离邪恶之源,便是光明之路。勤奋之根本,万物泽被而永生。
当我们在为做一件事情左右为难或心不在焉之时,当我们心生恶念、心浮气躁之时,当我们功成名就滋长虚荣心、功利心之时,就去想想水的德行吧。德积够了,便可“厚德载物”,便是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善缘/121030)
文学创作必须颐指气使 独断专行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摘自2012年诺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稿《讲故事的人》
万事不顺皆因业障重福报不够
万事不顺皆因七个字:业障重福报不够。什么是业障,不孝亲尊长,没有感恩心。喜欢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杀生,吃喝嫖赌抽,等等业障重重。而最重的业障就是不能孝亲尊长。爱敬是你的性德,你自己的性德流露出来不但会孝亲尊长,还会爱敬一切人。没有一样不爱不敬,对待蚊虫蚂蚁也有爱心和尊敬,我们得合掌称菩萨,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爱敬。这样才会增长福报。
一福压百祸,福报不够,就会镇不住人、事、物,比如镇不住上司,镇不住下属,镇不住配偶,镇不住考试,镇不住姻缘,镇不住工作,汇聚不了人气,会产生抑郁、自杀、忧愁、斗诤、烦躁、悲伤、绝望、怨恨、指责等没有福报的不良情绪。某段时间没有福报,即使拥有很多很富有,也感受不到快乐。
福报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进大海,海不会被一江水转污,相反能把它转清,让自己更强大,纳百川而成百谷王。
彻底消除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流露出自己爱敬一切的性德而增长福报。
一位美国旅行家在印度旅行,恰好赶上印度人去圣山朝圣的日子。只见有数千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蔚为壮观。旅行家平时很注意锻炼,自认为身体非常好,于是决定加入其中,体验一下。
没想到,20分钟后,旅行家就变得气喘吁吁,迈不动步子了。而那些抱着孩子的女人、拄拐杖的老人呢,他们全都一个个轻松地从他身边经过。
“我不明白了。”旅行家对印度同伴说,“怎么他们能做到,我却做不到?”
印度同伴回答道,“因为你有典型的美国人习惯,把任何事情都当作比赛。你把山当成敌人,一心想打败它,自然,山会回击你,而它远比你强大。但我们不把山当成敌人去征服。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亲近山、与山合为一体。所以,山带着我们,一步步把我们举高。 (班 超 编译/120315)
他们用真言度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 张横渠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好学而不贰。 ——《左传》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
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战国·孟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春秋·孔子
恢复我们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
恢复我们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元气自然恢复充沛,伤精也会不治而愈,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会怎样,彻底放下身心世界,就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恢复纯阳之体,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彭鑫)
百岁女作家罗洪:要长寿多动脑多动脚
百岁女作家罗洪说,要长寿就要多动脑、多运动。由于职业习惯,平时坐着看书写作时间较多,这是一种脑力活动。但同时手脚也要多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散步是她最爱的养生方式,写一会字,就到住宅周围走走。在饮食上,她说:“吃得清淡,活得自在。”平时她以枸杞泡茶饮用,这是因为她很重视眼睛的保养,以至到了老年依然不戴眼镜看书写作。
全神贯注诵读上善之文:
盘腿合掌出声背诵《道德经》半小时,使心情舒畅深远,从而获得超常能量,排除病毒,可以起到治病、健身、延年和开智的作用。
小故事给人正能量(1000字)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旅店里。考试前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醒来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在一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精致小说/佚名120501)
句句珠玑
古来的大德因为一件事而人生改观的,不乏其例。譬如六祖慧能为了舂米而去除了障蔽自性的糟糠,香严智闲为了锄田而犁出了一片的光风霁月;多少的禅师由于花开花谢而参透禅机,多少的释子因为日出月现而了然于心,多少的云水僧看到青山清溪而灭却心火。在人的一生之中,对于某一件事,如果能够用心留意,人生可能因此而别有一番境地。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
相由心生,福相可求。无论是环境还是相貌,都是自己的“心”决定的,为人要有怎样的“心”境呢?荀子曰:“相形不如相心,论心不如论德。”古代最有影响的相术书《太清神鉴》中论德:“为德之先,为行之表”,“德在形先,形居德后”,“去恶从善,消灾避凶”。当人心中装着“真、善、和忍”、真正按照“真、善、和忍”行事的时候,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佛光普照、礼义圆明”的影响,也给自己转来了福相。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一种万能的营养素,生产好心情,生命就此不同。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我发现癌症病人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近自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都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我大胆的断定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吕博士
从前有一株苹果树,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每一年结出的苹果数量多得惊人。它的主人把苹果拿到当地市场销售,卖了不少钱。很快,他依靠这一株树变成了小城的首富。
不知不觉间,数年过去。苹果树的主人只关心苹果的产量,他把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了销售苹果和计数钱财上。
后来的一天,他又去摘苹果,令他震惊的是,这次苹果树上竟然没结一个果实。
“怎么会这样?”他痛心地问。
当他检查苹果树的树根时,他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树根早已经枯死。
能够获得怎样的成果、成绩,取决于你把根养护到何等程度。唯有多关注你的目标、创新、人脉和文化,把你成功的根养护好,你才能佳绩不断、延续辉煌。(编译班超/120715)
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金钱就会滚滚而来。
提出者:美国企业家沃尔森。
点评: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点评: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