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篇/“四朝老人”周有光的长寿之道,勤动脑子思想不老化,活一岁多一岁
长寿之人必有长寿之道。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经过晚清、北洋、民国和共和国四朝的周有光,活了112岁。他研究语言学,82岁退休。退休之后一直学习和写作。他说,我一到年纪老,我都在看书写文章,要动脑子,脑子就不容易坏,动脑子可以保持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可以长寿。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和思考,思考问题使人身心年轻。他有前卫的思想,有先锋的精神,越老越充满思考的活力。很多人五、六十就退休了,怀着活一天少一天的心态,过着休闲的生活。他却到八十岁后开始,从一岁龄算起,活一岁多一岁,仍然坚持工作和思考。有个孩子在他九十二岁送的贺卡上说,祝十二岁的爷爷新春快乐,他高兴得几天睡不着!
读书,使人静心,写书,使人心静。他的体会就是“人需书卷作良医。”从事科学和文学的许多大家,都是非常长寿的。大脑的滋养、锻炼,和身体的滋养、锻炼一样重要,积极思考、思维活跃,就是大脑最好的滋养和锻炼。他的思考是通透的。比如,他说:“孔子为什么不谈大同时期的实践者,只谈小康时期的实践者?为什么古代圣人一个个全是实践的小康,没有一个实践大同? 孔子没有说明,他的弟子们也明白了: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大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崇高理想,小康是切实而可行的具体现实;理想玄虚只能仰望,现实具体可以实践。”
他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有个“多情人不老”的妻子,大家闺秀的妻子当初不嫌其贫穷,幸福靠自己创造。七十年的婚姻,两人相濡以沫志同道合,都事业有成,有思想有情调,一生幸福圆满。他谈长寿之道还说:“我的生活有规律,不乱吃东西。有一个顾问医生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宴会上很多东西吃了就应该吐掉。”他有九十六岁母亲的长寿基因,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自我教育与修炼。他一生也有挫折和磨难,甚至躲过生死的考验,“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的这句话,就是他开朗豁达、淡定超然的性格写照。
人寿命不够长,是阴阳不够平衡,偏死的。孤独就会出偏,没有爱情的滋润,精神就苦闷憋屈孤独;不爱学习、不爱动脑子、思维就老化、思想就孤独,精神和思想的孤独,使人心态黯然,生命就失去最强的活力。人不会吃,营养失衡,人不会睡,休养失衡,生命就失去基本的活力。七、八十岁就走到人生的尽头,很多人是逆长寿之道而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养成独立思考自助行事的好习惯,脑子就老化很快。人老不是身先老,而是人老脑先老!
(李松阳20170115FCCF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