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篇/人生实苦,故修和悦之道,君子以朋讲习,回向功德至大
如是我闻,即时心经。佛家说,人一生下来就是苦,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家聚、求不得、放不下。因为人生实苦,所以,人活得意义就是追求人生的快乐。快乐就是修和悦之道,兑卦告诉我们,要“顺乎天而应乎人”,要天地人和,守中正之道,“刚中而柔外”,内心强大,外在柔和,诚信、谦逊,和悦与人。“君子以朋友讲习”,与有缘的人一起学习、修道,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修到“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修到分享美好的一切,回向功德至大。回向,就是无边无量地分享,越分享越多,不分享,就是苦,越不分享,快乐越少,苦也越多。
兑,沼泽有水,可以滋润万物,这样万物就喜悦了。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彼此互相滋益,一起互相影响,就是真正的朋友。古人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一个师门又有同样的志向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探索学问、增益道业,心中是十分喜悦的,这就是《论语·学而》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个“乎”就是人生的三重快乐境界。一学以致用的喜悦,自我觉悟的喜悦;二有志同道合“远来的和尚”和自己一起念经的快乐;三遇君子有三达德:知、仁、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君子的这种快乐是更高境界的快乐。
和兑之吉,人与人之间,以平和喜悦相待,就是吉祥的。孚兑之吉,诚信则平和,和则顺,心平气和,从内心里发出真情,这样才能感化别人,真心换真心。就是快乐的。和悦之道,就是以真心相待,分享而喜悦。
分享是和悦的根本,就以佛家来说,分享就是回向。善行、布施,本身就是回向出去的。抄经、念佛、念经、持咒,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三世一切冤亲债主,一切有情众生,一切诸佛菩萨:消除业障、离苦得乐、超升极乐;喜获无量福田、圆成佛道,同证菩提。不回向几无功德,全部回向出去,不存一己之私,利益一切众生,自然包含自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和悦之道),破除我执,才能圆成种智,开悟得道。越回向越有功德,越清净越究竟圆满,不回向,参杂私念回向,功德大部分都流散了,没有回向,没有功德修道,如兔长角一样不可思议。
梦参老和尚说:念佛诵经后,一定要清净回向,回向就是种大善因,如果没有回向,无论你种什么善根福德,所获功德皆不会圆满。回向给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可增长无上善根,获得无量无边功德,这也算是做功德的一种善巧方便。回向给众生修成菩提的因,可令自己的善根时时刻刻得到增长,永不退转,直到证得菩提,所享功德福报也不会穷尽,所做功德都能变成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因缘。无论大小功德、善根都能够圆满,不会散失。回向时诚心默念:南无佛菩萨,愿此功德回向,成为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因缘。还有最殊胜、最圆满的回向,那便是在回向时证悟到三轮体空。三轮体空,是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对境都观为空,站在真空妙有的角度进行回向。称之为“回‘事’向‘理’。”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证得空性,所以这样的回向是很难做到的。
佛氏门中好修福,一分布施万分收。真正学佛的人,一切布施是为了上求觉悟之道,下度一切众生,不是为了修福德这个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修功德。功德是从清净心中生起的,人做善事内心是清净的,就是功德,不清净只能得到福德。福德只能在三界、六道享福;而功德则可以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经过清净回向,功德就大了,回向的功德,不可思议。普贤菩萨的第十大愿就是回向之功德。
人的业障都很多,为自己的冤亲债主回向消除了业障,忏悔自己的宿业,才能诸事顺利,让自己提升得快。比如念地藏经就是超度冤亲债主的,佛教的很多经都是,令其究竟解脱。业障消除了,修行道上就畅通了。如果连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谈何救拔众生呢!
(李松阳20200510fccf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