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篇/人不可纵欲,也不可禁欲,为什么人生不失中道才能成就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根本智慧就是中道,中道不仅是佛教的根本观点,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儒家的最重要思想。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把中庸看作“仁”在实践中的完美体现,是一种美好的道德理想。《说文》曰:“庸,用也。”中庸之道就是一种用“中”和合之道。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大道。
用佛家的说法讲中道是为究竟。中道是“不二之义,绝待之称”,唯一即一切,即一体不二;绝对不是相对,相对是二边,离开二边叫中道。凡是能够思惟、能够言说的全是对立的,大就有小,长就有短,说就有不说,它都是二边的。中道跟二边是对立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叫中道。在哪里?就在当前,就在现前,就在当下。
上净下空老法师说,谁知中道?菩萨知。谁行中道?大乘菩萨、诸佛如来都行中道。中道是什么?中道是自性、是本性,中道是真心。用真心、用本性,这不是凡人,法身大士,别教三乘都做不到。在哪里?就在当下。故换言之,中道就是法界。此妙境妙智,一体不二。人的身体是生灭法,假的不是真的,不再那样爱惜身体了。样样为身体服务,还为身体造业,造业要受果报。造业不受果报,没有果报,那是回归自性以后的事情。你还没有回归自性,你就有业报。没有明心见性,统统有果报。真正明心见性,因果罪福都等于零,都是空的,那个时候才真没有。
我们修就是修不落两边的中道,人不可纵欲,也不可禁欲,人生不失中道才能修出来。佛家不能偏激,失于中道就是盲修瞎练。大唐龙山禅师有偈说:“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辩我,浮世产凿不相关。”人得中道明心见性开悟了,哪怕住茅屋吃糙食都自在,功名利禄都空无两边,人间善恶是非都是短暂虚妄的,心地明朗,一切得其安乐。
比起不生不灭的中道,比起无量寿的极乐,我们人间的一切,实在太短暂虚幻了,转瞬即逝,何必执迷不出呢?中道就是佛性,佛性乃一切生命最根本的属性,最持久的金刚不坏之性。它在你身上,在自然草木身上,无处不在无处不生。只要你能静心入定观照般若,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心灵的明镜,指引你回到自己的内在,发现心中的宝藏。自己的佛性觉醒,原来一切都不假外求,不需要从外面证悟自己,也不需要外面的东西帮助自己修行。那曾经渴求的都不是虚妄不实的吗?
当然,空并不是把一切看作没有。空是虚空,虚空里自有万物一切。空也是一种觉悟,知空无常,心性就能够由此而提高。不执著于相,除了佛性久住其心外,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人生就是用中道佛性去修的,修出来了就无中生有,修不出来就有中皆无。
比如,你给老板打工,你以为自己功劳最大,功不可没到处讲,结果老板就把你拿掉了,那肯定是会被拿掉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而已。用中有道的人恰恰相反,自己有什么功劳,都说无功劳,没有什么功劳,功劳归功于领导,归功于同事,归功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领导再往上升了,一定带着你上升,不然他就成空中楼阁了。你说无功德,功劳是大家的,领导和大家都感激你,帮你更上一层楼。你说功劳都是自己的,他们都是没用的,那都完蛋了。
说功劳是自己的,就是纵欲;不说功劳是谁的,那是禁欲。说功劳都是别人的,就是无欲。自己有功劳给别人,自己就有了功德,有了功德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好了。这就是无为的中庸之德,这就是不偏两边,中道自然成的修行!人若照此修行,心性会越来越圆满,得正果那是必然的!
(李松阳20210101fccf01148)
今日微头条
四十多岁的她跟我说:猫老了也要吃肉
她天天用美颜相机,美过来美过去,在朋友圈到处发,
年龄不过是个数字, 猫老了也要吃肉啊!
我笑着说:远看一朵花,近看蚯蚓爬(皱纹相),
本来花一朵,当下是奇葩!
(李松阳20210101fccfw00052)
何名波罗蜜?
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
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此岸,故号波罗蜜。
(李松阳20210101fccfw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