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度悭贪,它的真义是让我们放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 非常财富


第1766篇/布施度悭贪,它的真义是让我们放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非常财富一点禅:布施度悭贪,它的真义是让我们放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明安法师讲一切如来心经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在文殊菩萨座下开根本智,然后随参随证,最后至普贤菩萨座下,证得等觉菩萨的果位,最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一生成佛。菩萨要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大愿!“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成就无上佛道的大愿,有了这样的大愿才能勇猛精进,直到成佛。“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如来断德的正因;“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如来智德的正因;“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如来恩德的正因。所以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无上菩提之果。

    我们修道就要提起正念正心,直接提到菩萨甚至佛的境界上来,六度万行,摄心布施度悭贪,修显本尊佛性。菩萨万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中的前五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果没有后边的“般若”摄持的话,就不能称为“度”,只是一般的布施持戒而已。也就是说没有般若智慧,没有开悟摄持的话,就不能为度,开悟方能称为度众生。一切布施度悭贪,布施的真义是让我们放下。布施财富、布施聪明智慧、布施健康长寿,这只是一般的布施。而真正的大布施菩萨的布施度,是指在布施时,能够三轮体空,不著一切相,这才是布施度。

    如果心有所住,不在法中,你虽然行布施,也只是一般的布施,没有走出无明的黑屋子,不能称为“布施度”。在无相的法光明中,才能度众生。布施是放下,布施的圆满是舍心的圆满,我们也不要以为既然布施度是依心来圆满的,那就不用外在的布施帮助众生了。这样想就错了,真正放下了,舍心圆满了,对外面的财物等等就不会再有贪心了,自然能布施给一切众生。

    成佛的根本就是持戒,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法修学戒定慧,以持戒居首,《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如果不持戒,纵然有多智禅定现前,还是尘不可出。依戒为师,“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

    佛住世时,有一次在舍卫国演讲妙法。在波罗奈国,有两个比丘听到后,相约前往。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两人口干舌燥,但一路上都没有找到水喝。在两人快要不行时,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口井。他们打出水后,却发现水里面有虫子。一位比丘,也不管那么多就喝了。另外一位比丘想到佛的戒律,不能喝有虫的水,否则犯杀生戒,所以就没有喝。这个喝水的比丘就劝他:“你还是喝吧,否则就得要渴死了,见不到佛了。”他听到后说:“我宁愿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活。”

    结果他真的渴死了,但因为持戒的功德,死后立即升到天上,当天晚上就抵达佛所,顶礼佛陀,闻佛说法后就得了法眼净。喝了水的比丘隔天才到,当他见到佛陀后,立即恭敬地顶礼。佛问他:“你从哪里来?有没有伙伴同行呢?”这个比丘就把路上的事都告诉了佛。佛说:“你现在虽然眼睛见到佛了,但也没有真正见到佛,持戒而死的比丘已经先见到我了。”佛又说:“如果比丘不持戒,纵然天天与佛在一起,也没有见到佛;若有比丘能持戒修行,纵然离佛数千里,也是见到佛了。”这个比丘听后心有所悟,惭愧地向佛顶礼。

    持戒度的圆满,是依心来安立的。如果心断除了一切的恶,那么持戒度就算圆满了。布施度悭贪,它的真义是让我们放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行善养心,养心养生。五台山蜜蜂园大爱寻亲,守望回家,爱心已经在全国传递602天。

(李松阳2022公历0828非常财富闻道传播 五台山养生一点禅《非常财富一点禅》第01766篇)




非常财富榜人物

非常财富道

台内名人名僧

道商行遍天下

国学开示

大观园

非常财富道文学

五台山大世界

上善文化

网刊(珍藏版)

李作家道文学

五爷灵验司甘霖

文殊开智悟大千

朝台听荷心

非常财富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