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1篇/克制欲求,不让元气受损
非常财富一点禅:克制欲求,不让元气受损。元气源自先天,主宰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所以,人要克制欲望,固守元气,不可做出妄耗元气的行为。《黄帝内经》开篇就讲“上古天真”古贤认为,所谓天真即老天赋予事物的天然性质或本来面目,上古医家引申为得以维持人体生命的真气、元气。在中医理论中,天真是一种正气,是生命的纯粹状态,我们离不开天真而存活。元气是健康的根本,养生或大病康复必要重视保养元气,元气不损则健康有保障。
元气从哪来?肾者水脏也。其中所藏,是为元精,元精为人生之本,寿命之据,神气之根。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治病总以顾护元精为本。相火为人身真火,是人之阳根,故需潜藏于土下肾水之中,以温暖水脏,为生命之本。相火降于水中,则水中有火,能生元气。元气源自先天,敛藏于肾精之中,平时会缓缓释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百年寿命。若元气迅速大量释放,我们会有痛快舒畅感。比如,吸毒后的飘飘欲仙感;性高潮后的畅快淋漓感;运动超过极限后的充满活力感,等等,这都是元气发动并通行周身经脉的反应。以暂时的快感来换取元气的过度释放,殊为不智。
元气是我们健康与寿命的保证,各种大病及慢性病之所以多见且难治,与元气不足有必然的关系。元气源自先天肾精,一旦受损难以补充,能不过泄就是大补。减少元气过度消耗的方法就是减少性生活、按时睡眠、心态详和、远离怨恨恼怒烦及贪嗔痴、饮食清淡、修身养心、提高道德操守等等,由此可见克制欲求是非常必要的。若元气虚败,则生命之根本动摇。凡猝然死亡,或百病由生,或寿命将尽,或久治乏功,归根到底都是元气之不足。元气若亏,纵良医国手亦回天乏术,只能调养脾胃,以冀扶起后天之本,略可缓解病情。养得一身浩然正气,元气方能不损。
凡是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调动人体元气。生病时需扶足正气以祛除邪气,因此适当服些汤药,或者针灸按摩,可以调动元气,促进康复,这是有益的事情。但平时无病时不可滥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妄耗元气,甚至可能形成上瘾,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喝酒、喝咖啡、吃辣椒等等,都需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过量。人的身体有一套产热系统,既可维持生命,又能祛除病邪,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出来。比如在运动、应激状态下可以略微提高体温;在邪气外袭可激发元气,提高体温以抗邪;针刺按摩经络穴位可调动元气,使身体局部或整体温度升高,从而达到治病效果。
心过动则烦忧惶躁,相火不位;身过动则消耗元气,正虚邪恋。心能静则怡然自安,身能静则元气坚固。养生,就是养元气,让元气不随喜乐而妄动,亦不欲过劳而耗之。如此则能无病而长寿。即使有病之人,按此法养生亦有助于速愈。治病首在保护元气,这是根本原则。元气不损且病情康复的,是最上等的疗法。一根针尚且能让经脉气血产生变动,何况动刀手术,非常伤元气。尤其在下腹部丹田所在,内藏元气。在此处切割会伤损元气,导质体质整体下降。
百病皆生于元气不足或不通,而用针用手按摩最能调理元气。人身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因此可用十二经原穴调理五脏六腑的病症。治病先需顾护脾胃中焦,这是后天之本。脾胃不可伤,病是否好治,先看中焦元气是否虚弱。若元气不足而见血压升高,其本应是正虚于下,故不可强力降压,而需以扶元固本为主。否则,滥服降压药,恐怕元气渐虚,其病渐重。
为什么仁者寿,因为仁者天性保全;默者寿,因为默者元气安定;拙者寿,因为拙者元神稳固。因此,善养生者,既要顺应四时,以适寒温,更需要有仁者之风,怡静之身,拙朴之心。在喧嚣浮躁的经济社会里,克制欲求,不让元气受损,非常重要。
克制欲求,不让元气受损。行善养心,养心养生。五台山蜜蜂园大爱寻亲,守望回家,爱心已经在全国传递607天。
(李松阳2022公历0902非常财富闻道传播 《非常财富一点禅》第0177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