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篇/持念无量寿佛名,心中有佛感应泪目,以念兹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非常财富一点禅:持念无量寿佛名,心中有佛感应泪目,以念兹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净土法师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条大愿,是“念佛往生愿”,善导大师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第十八愿说众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得往生。《观经》说“持无量寿佛名”,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说持名要“一心不乱”,“一心”就是“至心、信乐、欲生”的心,是信愿之心,并不是要怎样禅定的心,你一心一意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怀疑,不退转,这样就是“一心不乱”。
净土法师说:《观经》虽然说了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业,但在最后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却不付嘱十三定观,也不付嘱散善三福,而是付嘱最后一观、最后一品,也就是下下品的称名念佛,说“阿难!汝好持无量寿佛名”。下下品的持名念佛是怎样的持名呢?经文说:“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和《阿弥陀经》“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和《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都是同一个含义。因为同是净土三经,同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同是说的持念弥陀佛名,同是源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互相之间皆一致。都是指念佛的方式,口称佛名,所谓持名念佛,不是实相、观想、观像、参究等等念。
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观经》下下品“至心”,《阿弥陀经》“一心”,是一类,都是指念佛的心理,也就是信愿之心,不是禅定、清净除妄等等心。下下品的众生,临命终时,地狱相都现前了,他哪里还有什么禅定心、清净心等等,他就是一心求救,一心投靠,就是一个仰救的心。关于念佛,善导大师总的解释为“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一心归投阿弥陀佛的救度,相续称念弥陀名号,不间杂。这很容易,不难。
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念佛完全一致,都是持名,都很容易,都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作为核心。念佛要达到禅定息妄,不是这样的。
网络上有个叫红尘若镜的创作者,有篇文章《金刚经二十六:为何说拜佛像,念佛号,佛陀反而说是入邪道》说:修佛在观,看是用肉眼看外表,观是用心通过佛的三十二相来“观想”如来的法身。心中无佛,拜佛念佛,也不能见佛。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以色身见我,以声音求我,这样等于是外道邪行,是不可能见佛法身的。世间的佛像实在太多了,佛像也只是佛像而已,如果认为见了佛像就是见了真佛,那无疑是一种误解。至于音声求佛,凡是在寺庙中拜佛烧香的善男信女们,很少有人不求佛保佑或者许愿还愿的,此外还有更多的净宗弟子们,都是天天念“阿弥陀佛”,这都属于“以音声求佛”的范畴。
那么这个求佛念佛有用吗?如果您心中无佛,单凭嘴里念念佛就认为能得到佛菩萨加持甚至道交感应,接引你去极乐世界的话,佛陀已经给出了结论——这是您在行邪道,是根本不可能见佛的。真正的念佛是心中观想,以佛为目标来学习甚至模仿,绝不仅仅只是“念佛号”,这一点各位师兄,尤其是净宗师兄们千万万千要注意了。
净宗法师说念佛只需一心念佛号,即可往生极乐世界,念佛号不需观想,不需要禅定息妄;而叫红尘若境的人解金刚经则说:修佛必须要观想如来法身,心中有佛,才能见佛,否则拜佛念佛都不成。我认为:一心念佛就是禅,一心无念定中生慧,就是生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自性法身。自性显现当然会感应道交,见到如来。其实净禅密都是相通的,只是契入的法门不同,万法归一。念十万声无量寿佛号,就有了学佛的底子,但如果辛苦地念了这么多都没有感应,还不如见到佛像就泪流满面的人,那有善根福德。不管你怎么念,如果只是念没有感应,那就心里没有佛,永远不会修到即心即佛。
我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如来梭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坚持看各种佛经,就是为了弘法利生。我近年看佛经心里就愉悦和欢喜,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如来梭哈时,眼睛湿润有点欲哭的感动,也许是为人实苦吧,想念逝去的亲人吧,众生皆苦吧,菩提心是如此之苦,来日何不离苦得乐呢?持念无量寿佛名,在于心中有佛感应泪目,在娑婆世界要孝爱父母,在法界要孝爱诸佛如来,佛子孝心至诚可贵,以念观自在,以念佛号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是多么美好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但愿一切如你我所愿,点亮光明成就圆满;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一切如来梭哈。行善养心,养心养生。五台山蜜蜂园大爱寻亲,守望回家;爱心,已经在全国传递656天。
(李松阳2022公历1022非常财富闻道传播《非常财富一点禅》第018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