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海 - 非常财富


摸着石头做学问的教授 李江海

 

 

上榜理由

 

  他,对五台山情有独钟,20多年如一日,摸着石头做学问,是潜心研究五台山系地质的第五代传人。为扩大五台山在业界的影响,为研究和传播五台山地质价值,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发榜文

 

  2007年旅游月期间,五台山的地质引起世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因其古老地质的组成,甚至是随处可见的绿片岩,都以25亿岁的"石龄"显示了古元古代沉积的地层和地质演化的历史,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古老地质遗产记录的空白。
  而让五台山古老石头跟世界对话的人,是20多年潜心研究五台山地质,走遍五台山和周边大山角落的人。他,就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系博士生导师李江海教授。
  李江海,1982年从山西太原考入北大地质系。1994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任教,是国家多项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
  五台山,是中国地质学的发源地之一。多年来,他艰辛跋涉,刻苦钻研,论证了五台山的资源价值;在与研究五台山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文本初稿;2006年提交联合国世遗中心的文本获得好评并作为范本,使五台山的价值与研究成果得到认可。  五台山进入国家双遗产预备名录,他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品牌,是世界上最完整、最独特、最真实的遗产。五台山,无疑还是一块含金量非常高的世界旅游文化品牌。遗憾的是,鲜有象李江海这样的有识之士,把五台山更好地推向世界,特别是把开发五台山宝产品推向全球。
  一个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不仅靠一些景点产品,而且更需要靠一些旅游新产品。比如,五台山至少有五大宝亟待大开发。一、台砚(河边砚台);二、台泉(龙泉+般若泉);三、台酒(鲁智深醉打山门喝的酒);四、台蘑;五、台蜜。要规模开发,市场整合推广这些五台山五大系列旅游新产品,使其成为五台山文化的商业载体,进行广泛深入的传播,以此来推动五台山旅游特色产业的形成,进而推动忻州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    
                          李松阳

 

一个让古老石头与世界“对话”的人
――写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江海教授的五台山情结

 

  “五台山是进行地质调查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的地质露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五台山地区风景怡人,自然环境和民俗都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
  这是在不久举行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509项目(igcp-509)“早元古代超大陆和全球演化”2007年学术讨论会暨五台山地区野外地质科学考察活动论证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7个国家的15名地质专家、学者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的地质学专家及研究人员考察之后对五台山古老地质的解读。

 

  五台山的地质引起世界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其古老地质的组成,甚至是随处可见的绿片岩。尽管是块随处可见的石头,却以25亿岁的“石龄”显示了古元古代沉积的地层和地质演化的历史,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古老地层遗产记录的空白。
  而让五台山古老石头与世界对话的人是一位不计任何名利与得失的20多年无怨无悔痴情于五台山地质研究,扛着铁锤走遍了五台山和周边大山所有角落的人。他,就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系博士生导师李江海教授。
  李江海,1982年从山西太原考入北大地质系,在北大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学业。1992年开始,他在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任教,期间多次作为访问学者出国学习,并成为国家多项科研攻关项目负责人。
  他对山西、对五台山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他是山西人,因为他在上大学时就从有关资料中了解到五台山是中国地质学的发源地之一。多年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外地质专家钟情的地方。早在1871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就首次考查五台山地质,建立起为我国广泛使用的滹沱群、五台群两套地层,把五台山的地质价值写进了他的《中国研究》专著(中国地质学的开山之作),指出五台山系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他在校时,在其老师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钱祥麟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攀岩过沟,足迹遍及晋冀两省数个县域,在五台山台怀镇、金岗库、石咀、门限石等周边30多个乡镇进行地质考察研究后,他先后在五台山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和博士后论文。
  上世纪80年代的五台山,道路崎岖,沙石铺就,交通不便,每天只有一趟通往省城太原的长途班车,而通讯工具就更没有了。他经常从北京经河北一过晋冀交界的长城岭到五台山的时候,那边是酷热,这边是清凉,一下子就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亲切无比。
  后来,由于他的刻苦钻研和顽强拼搏,得到了恩师的衣钵传承,成了研究五台山系地质的第五代传人。为让五台山在国际地质界的影响扩大,1994年以来,他经常陪同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相关地质专家到实地进行考察。并多次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五台山地质研究的论文。他很早就有一个梦:让五台山古老的石头与世界“对话”,把五台山的地质价值实实在在地介绍给世界!
  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五台山的管理者把遗产的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将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展开了相关的基础性工作。
  2004年,李江海教授在北京接了一个来自五台山的名叫周云康(现任五台山旅游局局长)的人的电话,对方邀请他本人到太原开一个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会议。尽管素不相识,但是他欣然接受邀请,推掉所有重要工作,当即动身返回老家。他知道,自己梦想中让五台山走向世界的机会终于来了。
  为确定五台山的价值所在,当年5月22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和部门的11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省建设厅组织召开的五台山风景区自然与文化资源评审会,为五台山申报世界双“遗产”支招。副省长梁滨出席并讲话。与会专家在听取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报告》后,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认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应突出六大方面:独特的古地质结构遗迹、稀有的冰缘冰川地貌景观、珍贵的物种和生态资源、影响深远的佛教文化、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壮观的寺庙古建筑。同期,参会专家被聘请组成了五台山申报遗产专家组,开始了文本编制工作。从此,正式拉开了申报工作的帷幕。
  事实上,当时大多数与会专家学者甚至有关领导都认为五台山作为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以其精深的佛教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就是单文化的遗产比较有把握,而自然方面,相对于南方的神奇险秀的山水风光来说,似乎逊色,与其没有胜算,就不如申报单项。在这次会议上,是李教授将自己近20年对五台山的地质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类、考察和补充,较系统地阐述了五台山地质地貌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科学而完整地反映了五台山地质遗存的真正价值。他明确指出,五台山的自然遗产的资源价值在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观点被得到认可后,自然李江海教授就凭着研究五台山地质学术的权威一肩挑起了主攻五台山自然遗产的重要任务。3年来他不讲任何价钱,不计任何报酬,往返五台山30多次,并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对五台山的地质进行考察。经过勘探研究,用科学翔实的资料和实物等证实了五台山完整保存了25亿年以上的地层记录,不仅其核心景区台怀镇周围地层的年龄尤为表现突出。而且五台山的地质记录非常完整,地层也很齐全,具有全球地质对比价值,为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典型例证,堪称“地球早期地质历史博物馆”。
  之后,为让世界认可、周知五台山地质价值在国际地质界的重要地位,李江海大胆策划了在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同时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议得到了政府和有关专家的认可。
  在他的努力下,2005年5月23日,北京大学地球科学教学基地在五台山正式挂牌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五台山的地质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使五台山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地区之一。7月28日,五台山获得了“山西省地质公园”荣誉称号,并确定了五台山的地质遗存够得上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标准。
  随后,李江海积极组织准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在对五台山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等有关人员先后完成了地质遗迹综合考察、保护规划、地质遗迹公园画册、vcd影像资料等相关研究报告,对五台山的自然价值、地质遗迹和文化与美学等进行了系统的综合评价和多种手段、多种形式的展示,对五台山申遗文本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同年11月23日国土资源部下发文件,经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批准进入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单。为五台山距离世界地质公园只剩下最后一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也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关键的一步。2006年,五台山又以“保留了华北最大规模的复式向形褶皱,地质古老,构造复杂,绝对年龄在25亿年以上,其独特的高山草甸和垂直植物分带景观,堪称“华北地质博物馆”的绝对优势,而且发现了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在国家建设部年初公布的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中,又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成为山西省惟一一个进入国家级双遗产预备名录的风景区,并作为2008年国家正式上报联合国遗产中心指定项目。
  “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品牌,在申报项目中,是世界上最完整、最真实的遗产,因而在编写文本时,充分利用国际比较和交流,详细列表、严谨论证、客观比较、深入分析,凸显五台山的优势是最为重要的。”他清楚这个情况。因此,无论五台山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均符合世界遗产标准,但是在实际的申报过程中,有一丝的疏忽自己就可能成了五台山乃至世界的罪人。所以,他要用自己经常参加国际性交流活动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地质专家、世界地质专家以及申报成功案例的操盘手进行交流的同时,在各种著名专业性学术刊物    上刊发自己的考察论文等,并积极主动邀请他们到五台山进行实地考察,让大家来挑刺,进一步论证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让它真正经得住论证的考验,能在世界地质学中凭其实力站住脚。
  2005年8月9日,世界遗产专家les.molloy先生、建设部及驻联合国官员来山西实地考察后确认,进一步认定五台山具备了申报世界双遗产的条件。
  2006年11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陈安泽,多次参加世遗大会、南方喀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专家、云南理工大学教授梁永宁以及云南石林管理局局长李正平一行赴五台山考察指导,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赞同。
  2007年5月,世界自然遗产专家英国教授wood到五台山考察后,由衷地说:五台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2007年8月21日至23日,五台山第四届佛教文化节暨第十八届国际旅游月开幕期间,五台山古老而独特的地质价值再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专家的高度重视。国际地质对比计划509项目(igcp-509)“早元古代超大陆和全球演化”2007年学术讨论会暨五台山地区野外地质科学考察活动在该景区如期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7个国家的15名地质专家、学者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的地质学专家及研究人员聚首考察论证。专家认为,与已有地层类遗产相比,五台山古元古代沉积地层无论从垂向层次、地层时代范围,还是古老地质组成,均显示了更加丰富的地质内容和较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填补了古老地层遗产记录的空白。正是因为五台山的这种地质特征,使五台山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地质研究的地区之一。
  2007年9月26日,国际地质专家保罗?丁沃尔对五台山进行科学考察,他曾踏着积雪兴奋地攀上中台顶,临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肺腑之言:五台山是地质学的天堂。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有100多名国内外专家应邀前往五台山。这些人在国内外地质界都可以说是顶级专家,他们在五台山考察的时间很短,但工作紧凑,都对五台山的地质资源价值经过反复研究,实地考察,从各个角度、层次认识了解这座世界驰名的佛教圣地,在感慨之中给五台山地质研究历史记下了一笔又一笔。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在考察过程中从来不计较什么,有的就在考察的半途中小饭店吃点烩菜、花卷什么的,更有的自费来五台山。
  多年来,李教授在五台山的艰辛刻苦钻研,首先是论证了五台山的资源价值;其次是通过北大、清华以及山西大学和山西省社科院等单位研究五台山的学者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五台山申报世界遗产的文本初稿;第三是2006年提交联合国世遗中心的文本获得好评并作为范本,充分说明对五台山价值与研究成果的认可;第四就是通过一切努力向国际社会、世遗组织有关专家客观地介绍五台山,通过沟通、交流、批评、指导,让国际社会认同认可五台山的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是,在所有这些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李江海教授不仅是中方的权威代表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而且不计任何报酬。
  他说,是五台山的地质感染了他,吸引了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应义不容辞、矢志不渝地将五台山地质更深层次地展示给世界。

                      高峰毅 焦瑾琦



非常财富榜人物

非常财富道

台内名人名僧

道商行遍天下

国学开示

大观园

非常财富道文学

五台山大世界

上善文化

网刊(珍藏版)

李作家道文学

五爷灵验司甘霖

文殊开智悟大千

朝台听荷心

非常财富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