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4/人可以反抗大脑吗
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修道的人要见天地、见自己。见自己是明心见性见真我或本我,而有血有肉有形体的是假我。假我常常用大脑权衡利弊得失,而真我却用心感应万事万物,随缘自然来去无踪无影。那这个既有假我又有真我的人,是怎样反抗大脑的,又是怎样合而为一呢?
弘愿老禅师答曰:假我与真我不是对抗,是真我跨越时空的超越,超越大脑的思维,达到真我之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实修心就是修般若,不依赖大脑,让大脑关机。这就需要内观元神,真我觉醒。
彼时,弘愿老禅师以竹帚轻扫阶前落叶。风起时,落叶盘旋如蝶,倏忽散尽,唯余一偈悬于空中:“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大脑的迷雾,就是假我之缚:世人常以大脑为心,却不知此乃“认贼作父”。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大脑者,不过一团血肉所生之妄念聚合体。它如云雾蔽日,将真我遮掩;又如湍流卷石,令众生随波逐流。
假我之苦,在于执“我”为实。大脑日夜编织得失之网:得则喜,失则惧;生则贪,死则怖。此等情绪如毒藤缠绕,令心不得安宁。昔有禅者观蚂蚁争食,忽掩面泣曰:“众生颠倒,竟为蝼蚁争一口残羹!”此非虚言,实乃大脑制造的幻象。
以心驭脑,才是“反抗”大脑之道。反抗非对抗,乃超越。道家云“为道日损”,佛家言“狂性自歇”,皆指熄灭大脑的妄念之火。如何为之?
其一曰“观照”。《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者于红尘中如明镜照物,不拒不留。遇毁誉时,观照大脑的嗔喜翻涌;临生死时,洞见念头的生灭无常。久之,大脑如风中烛火,渐失掌控力。
其二曰“守中”。呼吸为天地之枢机,修行者以念佛摄心呼吸调心。一呼一吸间,气沉丹田,神返泥丸。此非道家独有,《清净道论》亦载:“安那般那,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之首。”呼吸如锚,令心舟不随妄浪颠簸。
其三曰“破相”。《金刚经》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恰似利剑斩妄丝。禅者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时,大脑的逻辑枷锁已然崩解。昔有弟子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庭前柏树子。”此非诡辩,实乃破相之机锋。
最终月印千江,合一之境。假我与真我,本非二物。大脑如镜台,真如如明月。镜台蒙尘则月影破碎,拂拭干净则千江一月。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当修行者不再以大脑为主人,真我自现。此境非枯坐可得,需在行住坐卧中体认。禅者劈柴时,斧落处见真如;挑水时,担动间悟实相。大脑的算计于此消融,唯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明 。
昔有比丘问临济:“如何是第一义?”答曰:“饥来吃饭困来眠。”此中深意,恰似禅宗公案中的“吃茶去”——真我本在当下,何须外求?
一句话说透彻:反抗大脑,实为归还本心。假我如浪,真我如海;大脑如舟,真如如空。当修行者不再以舟自限,方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此非理论可诠,唯在日用中证得。恰如弘一法师圆寂前所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南无阿祖太上老君!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2025公历0412《非常财富》第02874篇 阿弥闻道第10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