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2/人委屈时该怎么办
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一个人感到委屈时该怎么办?愚蠢的人不问青红皂白,急于找办法解决,有智慧的人,不找办法找因果,把因果线厘清了,真正对治的方法不找自来。俗人畏果,圣人畏因,一切都在起心动念的因地中,有美好的发心,委屈不过是心海中的一滴水,发心包容万物,委屈自然冰释化解,又如水滴融水无踪无影。大智若水的老禅师啊,是这样吗?
弘愿老禅师微微笑道,阿弥啊,人的委屈是被压抑的烦恼。愚者找方法,智者找因果。观照因果,明心见性;转念包容,如水之德;践行中道,事理圆融;缘起性空,究竟解脱。
观照因果,明心见性。愚者畏果,智者畏因。委屈之感,往往源于对境遇的执着与误解。若只急于消除表面情绪,犹如扬汤止沸,终非根本。当深入观照因果,思惟此委屈从何而生?是否因往昔言行所致?或当下心念有偏?《华严经》云:“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譬如职场受挫,或许是自己过去待人不够圆融;亲友误解,可能源于沟通时的急躁。若能如是反思,心量自然开阔,委屈亦如春冰遇日,渐消融于智慧之光中。
转念包容,如水之德。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争不拒,却涵容万物。当委屈生起时,可学习水的三种德行:
一曰沉淀之德:如浊水静置自然澄清,情绪激动时先独处冷静,通过冥想、深呼吸让心绪沉淀。
二曰流动之德:水终向东流,人生亦当向前看。将委屈转化为精进动力,如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三曰滋润之德:即使被误解,仍以善心待人。如有位被误批评的学生,以真诚书信化解矛盾,反获师长挚谊。
践行中道,事理圆融。处理委屈需事理兼备,三步践行:第一步明辨是非:若属原则问题(如职场不公),应如理如法地通过正式渠道申诉,但需注意措辞礼貌,备齐证据。
第二步修忍辱行:若是无关宏旨的琐事,可修习“自嘲自黑”的智慧,一笑置之。正如净界法师所言,至诚忏悔三次,因缘自转。
第三步提升自我:将每次委屈视为成长契机。或读书明理,或精进专业,当你的能力和自身的能量足够强大,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缘起性空,究竟解脱。最终极的对治,是体悟《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深意。委屈本是因缘和合的幻象,如露如电。当你站在更高的生命维度审视,那些曾让你彻夜难眠的委屈,不过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无迹无影。
低眉倾听的阿弥,忽然抬眼亮目:“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南无阿祖太上老君!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2025公历0510《非常财富》第02902篇 阿弥闻道第1062期)